從小最討厭的時候之一,就是曬棉被。小康家庭住在公寓,每到換季收冬衣,就常留心氣象報告。一旦太陽露臉,得把棉被拖到頂樓攤開了曬。
不對,沒這麼簡單。
媽媽是個勤勞勤奮,做事講求完美徹底的人。被子不能弄髒,所以要先扛大大小小椅子,在頂樓擺成幾個支撐點。把棉被弄上頂樓也很痛苦。那時蓋不起蠶絲羽絨被(蠶絲羽絨被應該也曬不得吧),棉被都是又厚又重,卻一條都不能少,得想辦法弄到樓上。所謂想辦法的意思是,棉被到要曬曬好收的時候,都已接近夏季,小小個頭抱大熊娃娃,因為重因為長,所以必須緊緊抱提著,免得爬樓梯過程中弄髒被子。夏天爬樓梯很熱,抱大熊娃娃爬樓梯更熱,拆了被單的娃娃表面粗糙,扎著手啊臉的右刺又癢,非常不舒服。
到了頂樓,因為被子不能直接攤在地上,要靠一張張高矮不一的椅子散落在大平面間一個個支點地撐住。為了讓整個棉被盡量曬到太陽,必須一邊調整棉被又一邊調整椅子,並時時留意不讓棉被在拉移過程中碰到地面。
其次,夏天天氣多變化,若飄來烏雲,沒話說趕快上樓搶救第一。不過我娘沒這麼容易擺平。太陽是會移動的,每一兩個小時,我們就被從涼涼的電視機前地板叫離,到太陽直曬的頂樓,再一次一邊調整棉被一邊拉椅子的過程。而且動作要迅速,「不然太陽又移到別的地方了」,這是我娘說的。
接近傍晚,娘親會頻頻伸頭探向天空,確定有把該天太陽曬到夠本,才稍稍甘心,下令小蘿蔔頭去把大棉被折成大熊娃娃抱下樓。棉被通常得好好曬到三天的量,「這樣才真正有殺菌效果」,當然是我娘的意思。所以那幾天,客廳的藤椅沙發上總是坐著一尊尊大熊娃娃,更增添鬱熱空氣中增溫成分,彷彿看得到柏油馬路被太陽曬得蒸騰時,扭扭歪歪飄著的熱氣流。
所以即便到現在,每次換租房子,都會把「有可以好好曬衣服的空間」列為重點查核項,烘衣機不行,濕拎拎掛在浴室則簡直令人髮指。那天在馬公,看到好幾處就著破壁房簷的曬衣場,心裡直羨慕,頂天又立地,不必費心太陽就能均勻曬到每個角落;再者地大車少,就算擺在路邊也不必掛心廢氣沾染。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