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期六, 3月 21, 2009

很紅很紅的東西(一)

每次見著不尋常的紅豔豔,總忍不住抬頭,看看天空中有沒有正在飄的爸爸。

「很紅很紅的東西」。低沈耳語,像戲謔假正經忍住笑,又似殷殷切切緩緩字字一個珠一個珠地圓圓滾著提醒莫掉入外觀察不出的人生大坑洞。

笑園漫畫大王(あずまんが大王)是和動物小町與海綿寶寶並列、我一直無法理解但是非常喜歡的三大卡通。相較海綿寶寶與動物小町的瘋狂,笑園漫畫大王溫柔清淡像春風,又非常真實,只有鏡片沒有瞳孔的體育老師一出現就叫人不寒而慄。

爸爸是千代的爸爸。除非只有千代與企鵝傭人在場,否則爸爸幾乎只在夢裡出現。

榊同學有次去千代家做客,講了甚麼話讓爸爸很激動,問到你有吃過很紅很紅的東西嗎然後身體與整棟房子天搖地擺劇烈震動了起來。

每次見著不尋常的紅豔豔,總會忍不住抬起頭,看看天空中有沒有正在飄的爸爸。

上禮拜弄完頭髮已近十點;週五的晚上,東區才正正要開始,朝男型女趕著赴約又不忘記時時展露給路人甲乙丙做時下流行打扮示範好不忙碌。店門已拉下而光線黯淡的騎樓,好幾個淺箱的白胖胖麻糬擱著等叫賣,吸引我停下腳步的卻是最邊邊紅紅豔豔圓點心。

「那是什麼啊?」看有客人上門,小時候常見到的典型外省60歲歐巴桑彷如市長蒞臨,急匆匆打斷和隔壁攤子談話,「紅麴啊,紅麴麻糬,下午六點才做的,很新鮮」。圍著圍裙,頭頂過時捲髮,年輕女孩才會用的桃紅色唇膏沒有擦擦得歪歪的,但其實在歐巴桑嘴上頂好看。

那個紅麴麻糬顏色實在太紅,連常吃的草仔粿都沒這麼紅亮亮,實在很想知道嘗來究竟什麼味。

歐巴桑很吵。是生意不好嗎?還是想趕快賣完趕快回家(雖然一旁白嘟嘟麻糬與手工鳳梨酥明明還一堆啊,感覺像才出來做生意),歐巴桑的產品介紹隨我眼光移動而不斷更改名稱實則內容更動有限「那是芋頭的,很好吃喔」、「這個是綠豆,可以放到明天」、「紅豆的很不錯喔」......

也可惜也慶幸,那天腦袋線路尚稱牢固,沒有餓到神智不清與理智俱失,不論歐巴桑怎樣攻堅裝傻,一往一來中我只堅定不斷重複「我吃不完」,同時再非常堅定地只買了紅麴麻糬與白白肥胖綠豆麻糬各一,共40元。

「真是好紅好紅啊」。拿在手裡端看一陣子,忍不住又驚嘆一次。與市場上肥成堆大袋大袋賣的軟QQ客家麻糬不大一樣,紅麴麻糬口感稍韌,密度也較實,個頭雖不大,但略有重量,啃完需費點功夫與時間,比預期中有飽足感。裡頭包紅豆餡,不知是否由於外皮襯托,夾雜豆粒的紅豆泥呈現漂亮粉紅色。

(真不好意思,咬了兩口......)


滿滿紅豆泥


白嘟嘟綠豆麻糬


肥肥胖胖,口感較紅麴麻糬柔軟些。


綠豆內餡與和生綠豆黃顏色相近,略淡的黃黃粉粉色澤
(有獎徵答:背景是哪家西點麵包店?)

星期五, 3月 20, 2009

亂七八糟的東西

我對亂七八糟堆在一起的東西最沒有抵抗力。

更精準地說,只要一堆堅果啦、葡萄乾啦、巧克力啦等等,堆堆層層緊緊抱在一起,我就會失心瘋般其他啥也看不到地靠過去,站在前面楞楞盯很久,通常最後也都是擋不住誘惑,掏出錢來買了吃將進肚裡。東客以及101 Jason's Market Bakery都有某款以丹麥麵包為底座、中間挖空有稠稠的焦糖、頂部一大堆堅果核桃的麵包,以前不在信義區上班時,每次去都一定買;還有像順成的核桃派,小小一片特價還要68,也是盯著它瞧了一會兒最終還是投降。

上個月到台大後巷(和平東路二段巷子)吃飯,裡頭有兩家麵包店,不是素食、且同時兼賣義大利麵那家,屬於「嘗起來還好,可是看起來料很多,價錢不貴」。底下的照片,是那天買的大概叫做雜糧堅果之類吧。50元左右,麵包鬆乾,但吃的出來不是不新鮮所致,而是技術不太好,不過以「料價比」(餡料與價錢),偶爾吃吃不錯,久久一陣子也是會纏。

題外話,誰可以告訴我為什麼核桃派貴得沒道理?一片總是65起跳,至八、九十都有。我唯一想得出來的解釋是,老闆用對自己有利的邏輯定價:如果以單片來看,一片65~90的定價自不合理;但是可以想像老闆會說:「小姐,一整個核桃派(就是圓圓一盤)650元,可以切成10片,那每片不就65了嗎?」

等我開了自己的麵包店,一定不會這樣對待客人。發誓!!!

高度


表面積


好多堅果和葡萄乾喲~



排得也太整齊了

今日去新竹出差上課。早上九點竹北高鐵站,停車場計程車排列得煞有介事。







週一下班後,晚上八點的101

雖然沒有很喜歡101,也沒有很喜歡世貿,不過不得不承認,純粹視為觀物,假裝可以脫離脈絡,晚上閃著燈的101與世貿真是挺美的,每次經過每次忍不住駐足停留。

橘與藍


藍光怪獸


白與藍


紫色


藍與紅


紫與紅


綠與橘紅

星期日, 3月 15, 2009

小熊麵包店

上禮拜某天下午點心時間,真人不露相的P大哥買來麵包,熱情招呼大家動手:「有椰子、花生、芋頭喔」。

雖然中午有為了下午茶預留肚子,不過畢竟也餓了兩、三個小時加上一直忙工作,動手動口的慾望還沒到。只不過饞還是饞,先溜到茶水間瞧瞧也高興。

對於食物,本姑娘向來秉持神農嚐百草、或者臭屁點說是 Feyerabend 說的 anything goes,除非真有無法突破的心結、窒礙、地雷(近來,我可是連從小到大向來害怕不已的豬皮都鼓足勇氣嚐試了,雖然不過0.1見方就決定兩年後再說......),否則基本上我都會試試看。畢竟天下食物味道作法百百千萬種,因為成見而不小心錯失可能加入我的最愛的知己,對我來說是很可惜的事;無論如何,多增點知識或至少經驗,總壞不到哪裡去。

不過那天的麵包,初初見到,還真不想吃。因為看上去,就像10元麵包店買來、跟以前國小合作社裡賣的那種很像。完全沒有瞧不起10元麵包店的意思。肚子容量有限,更不是怎麼吃也不長肉的天生好命,如果不是頂愛吃、或者大概知道入口的味道,肚子再餓我也會努力忍耐,等著晚些通常都不會出現的奇蹟。曾經上過丙級烘焙課,對這類麵包大概有點瞭解;又因為市場定位,這些麵包通常會以保存期較久的方式模式製作與販售。總之,真是很抱歉,不過不是我的菜。

之後的兩個小時,每回工作一段落空檔去裝茶水,就會看到那兩大袋麵包,以及再認真考慮一遍到底要不要吃這件事。「anything goes,anything goes......」 Feyerabend的話一直在腦袋裡打轉。就像吸血鬼看到散落一地的牙籤就非得立即撿起來不可的制約或說強迫症;不論真誠與否,念社會學的人每碰到諸如機會、平等、公平也會特別敏感(真是很會牽拖),好吧,吃!

芋頭餡的麵包常吃,大概知道味道;花生嘛,最近像吃到毒磨菇的臉還沒發作完畢,少吃少好。於是挑了椰子。很特別喔,做成有點像愛心形狀。

很謹慎地慢慢撥開塑膠袋,小心翼翼地咬下第一口。咦,不賴耶~

新鮮度不錯,麵包體不油,組織也還可以,椰子的份量剛好。總之,完全沒有略帶陳舊味、油糖偏多、或滿口鬆散等預期會出現的狀況。當然麵包不大,不過真的不錯吃,尚稱適口,兩分鐘就解決了。

「哪裡買的啊?」趁P大哥來位置附近,我隨口問問。「特價10塊喔,很多人排隊,就在那個......」又是一陣比手劃腳七嘴八舌,才發現這家店我之前曾買過一次。設在路邊,狀似車攤但其實是鑲嵌進店裡的小麵包店。其實有店名,不過應該不好記或者不明顯;招牌上有隻小熊,我就自己給了小熊麵包店這樣的稱號。

小熊麵包店。不過其實
1、畫面中應該還有忙碌的老闆及師傅,但是同時畫上去對我來說難度實在太高;
2、後來經過再仔細瞧,這張畫只能算大概個意思意思。



這家店生意的確不錯,每回經過都有些客人在張望或購買,我想它的玻璃窗麵包櫃的確能吸引過路人上前瞧瞧;畢竟這樣做的麵包店不多,有點日本味,也有新奇感。當然啦,麵包便宜不錯吃,則是熟客上門的原因。

至少我是如此。第一次經過,就是被擦得亮晶晶玻璃麵包櫃給吸了過去。裡頭的麵包種類很多,賣相不錯;價錢不貴,即便位在市場裡那樣的價位也有競爭力。那次我買的是八寶法國(本人小僻好:一家麵包店的定位,不是「好壞」喔,是「定位」、「調性」,通常從最基本的、不帶餡料的法國麵包可以得知,比白吐司還準),頗大一個才22元吧(還是25?)。當然,跟比較到位的法國麵包相比,還是有段距離,不過已經算不錯的,而且這樣的法國麵包在台灣傳統市場賣其實更合適;餡料呢,應該就是超市裡那種很多豆豆的真空包裝甜餡。一來我本來就愛吃這類食物,二來跟這個扁圓的法國麵包挺相合。第一次的經驗,算是留下不錯印象。

近來「魔鬼麵包店」的「下咒」尚未破解,還被纏身著,而無暇顧及小熊麵包店;不過等「魔鬼麵包店」的咒語解除,我會很高興來給小熊麵包店「下符仔」。

至今在小熊麵包店吃過的兩種麵包:八寶法國,以及椰子麵包。


萬事可真要難在起頭才好(二)

所以我到底在那家小店買了什麼呢?

大概幾個禮拜前,因為常常沒法好好照相(詳情請見老家麵包吧;沒耐心的就直接看最後一段吧),而興起用筆畫下的念頭;在學校的美術成績向來很差,所以完全只是紀錄性質。總之,某天中午休息時間,從辦公大樓後門走出去,想想若往左手邊,買到很貴東西的機率應該比較高,決定朝右手邊方向試試;那裡有市場,有小學,說不定有類似文具雜貨鋪的小店。邊走邊看,幾乎穿過整個市場,果真給發現一家。運氣不錯,剛好全店文具打八折。最後買了12色的色鉛筆。

新入手12色鉛筆背面


把盒蓋打開反折扣回,可以把所有色鉛筆立起,使用上方便許多。


就跟所有其他商品一樣,其實還有許多選擇,比方設計給特別講究父母買的無毒系列、或者外盒很有氣質閃著銀光色澤金屬盒子質感很好;不過這兩類比較貴,我這個看來這輩子只能靠自己努力的還是看看就好。其次,雖然本來就打算買色鉛筆,但店裡還有別種筆,比方彩色筆、水性蠟筆、油性蠟筆等,看著看著有點心動,不過想想自己畫畫只在幼稚生程度,色鉛筆的易用度比較高。最後呢,即便是色鉛筆,也有一盒就好多種顏色,可是要隨身攜帶......總之總之,最後就買了12色的色鉛筆。整體說來不錯,原價90元打八折72也不貴,唯一失算,塑膠盒並非完全覆蓋筆支。也不知道色鉛筆怕不怕雨淋,但每次下雨天就記得先隨便拿個塑膠袋裝進去再丟進包包裡便是。

一開始都是找白紙來畫,但保存不易,而且不是每回想畫周遭就剛好有空白紙張,所以想買本子。只隱隱約約記得小時候看過專門給素描用的全白本子;那天晚上到小店,門口剛好買了一大箱買一送一的A4大小記事本,不過都有格子線。進到店裡問有沒有素描用的白色筆記本,老闆娘正起身在小店裡邊想邊鑽,我才突然想到國小某年暑假作業,用過沒有格子線的數學本子。不知道現在小學生還用不用?花了些口舌還比手劃腳(現在回想,這件事情,怎麼樣也不需要比手劃腳啊,大概太興奮了),老闆娘終於知道我在講什麼。

「數學作業簿」


背後還教大家「事不三思終有悔,人能百忍自無憂」
謎之聲:真是有道理啊(嘆~)


不知道是否為了減低對眼睛的傷害,本子內紙張顏色偏米黃(上頭第二張照片左邊打開的簿本便是)。有想過這樣對顯色度是否有影響,不過一來因為對這方面懂的很少,二來反正每次在白白的紙張上白色的筆怎麼畫都看不出來,也就隨便了。雖然邊邊有點泛黃(難道現在國小小朋友沒在用了?),老闆娘臉色不太好(畢竟從素描本到七塊錢的數學作業簿.....),總之總之,我買到了我的畫畫本子。

唸書時候的畫畫課,即便很認真,常常成績也不是太好,所以就跟家政課、工藝課一樣,要「用手做出來」的作業,幾乎都是應付了事,更常常情商同學,拜託借一下打分數。迷糊的老師沒發現,上道的老師不會有意見,義務教育的12年美術工藝課堪稱順利,安然打混度過。不過這次自己動手,第一次畫畫時有「書到用時方恨少」、想著要是會素描應該很不錯的驅動力。畫得不好看,自得其樂倒是。

當然,這也可能是之前提過,每遇正事,就會發現自己的特殊才能,或其他比正經任務更不庸俗、更有意義的要事(請見上篇萬事可真要難在起頭才好(一))。

本子買了,也到了執行任務的地方。拉張椅子揀好位置坐下,終究還是拿出色鉛筆,很興奮地在新買的作業簿上塗塗抹抹。平日都在空調密閉處;那天是二月不該出現的暖和天氣,窗戶開敞,隔著紗窗吹來略帶有夏日氣味的涼風,以及經過車輛的行駛與喇叭聲響,舒服又愜意。自然正經事碰也沒碰。就這樣,第二次去也是一個勁兒地畫畫。

第三次,大概那幾天畫夠了,畢竟梧鼠五技黔驢也要技窮,會的三腳貓功夫就那麼一丁點。終於終於,開始了我的正經事;雖然中間難免打點盹兒,進度還是有一些。

希望萬事只真難在起頭;頭過了,身體手啊腳的都會順順利利。

附註:關於工藝家政課成績不好一事,其實也不能全然怪我不努力,雖然腦袋天份沒有手也笨拙,但每次每次的開始,我都抱持「要努力」的認真心態。無奈最常碰到,雖然在拿筆寫字以及用筷子吃飯,已經被母親大人用棍子調教到能很好地偽裝成和多數人一樣,但骨頭裡的左撇子基因卻怎麼也「打不正」。偏偏求學過程中從沒遇過左撇子的工藝或家政老師,因此比如打毛線或縫針等,教的都是右撇子適用的方法。天生基底已經不良,悟性又不高,最慘的是發出求救訊號老師雖然有誠意但最終心有餘而力不足淡淡丟下「再研究看看」就翩然離去徒留我課堂上一下望望操作正起勁的同學一下看看黑板上的圖示講解試圖最後掙扎想研究出如果反方向到底該是怎麼一回事......

萬事可真要難在起頭才好(一)

(補記)今天下班沒有弄到很晚,其他任何阻礙的條件也都不存在。「該來的終究躲不掉」,我對自己點點頭,拖著慢吞吞步伐,開始計畫的第一步。

東倒西歪慢慢走,剛好經過上回買色鉛筆的小店,突然很有精神且毫不遲疑,進到店裡找空白的本子。

會說很有精神且毫不遲疑,實在因為這件事其實已經想很久了。

不論正正經經或歪歪斜斜,好歹也活了32個年頭(還是33?),有些事儘管不光榮,終歸得承認那的確是自己的一部份,或者反過來,自己真真確確就是那一掛的賴不掉。

分門別類上,我是那種很會「拖磨」的人,每每總要屁股快被火給燒將近一半去,才慌慌張張拼死完成。更要命的,求完美的龜龜毛毛總在這種時候特別執拗,名符其實就是火上加油。於是乎,每次處理完拖不得也懶不得的事情,總像跑了20圈400公尺操場或一夜通宵吐出論文的一個完整章節那樣。腎上腺素用盡,非常非常疲累,暗自發狠誓再有第二次絕不留情剁手剁腳。不過也當然,同樣的戲碼總是一再上演。工作上還有節制,因為牽涉到別人,不好太亂來;倘若只跟自己有關,真就是肆無忌憚四字,否則也不會每天凌晨三點清醒運動洗澡出門上班了(請見時間感)。

不過「拖磨」這檔事,或許也有共通部分,只是如同基因,有人隱而按表操課規規矩矩,顯得呢,就放肆撒野。記得高中上輔導課的Y老師就說過,每次要開始做正經事之前,她總需要花非常大的功夫做準備動作,找齊比方說好寫的筆啊、格子適切的筆記本、不要太長但也足夠用的尺,更別提配合心情的馬克杯、當時嘴裡想吃的點心與茶水.....

朱天心的擊壤歌寫準備考大學那段。因為擔心在家會發懶,於是約同學到學校好好用功,沿途買了許多零嘴與飲料發憤打氣用。在教室坐妥,書籍與採買的吃食擺放好;假日到校,空間是熟悉的氛圍卻不同於平時,大夥兒興奮異常,嘰嘰聒聒吱吱喳喳,不知不覺太陽已斜天色昏黃,一群人開心收拾書包,沿路又跳又叫回家去。這本書前前後後看了兩、三遍,但時日久遠,細節或有誤,不過大致意思如此。

周邊也曾活生生出現不是軍人、但作息非常有時間道德的。大學某次期中考結束,同學間邊收拾紙筆,邊聊著習作課老師交代下週要交出的作文;因為是代替考試的,自然不是簡簡單單可以隨便寫寫,必須先有所準備與規劃,至少我是這麼想;打算考試結束,再轉移戰場好好完成。打鬧中,聽到有人說「我寫完了」。尋聲回頭,是個高個兒的女生,還記得她會打排球。語氣篤定又平和的這四個字似乎沒激起眾人反應,唯獨我驚訝非常,速速撥開人群,跑到高個女生前面:「妳寫完了?」「嗯~」「真的喔,不是下禮拜才要交?」「有時間我就先寫了。」

類似「有時間~~我就先~~」的造句法,從來不曾出現在我的人生裡,至少私生活領域如此(當然跟吃有關的例外)。有時候也會安慰自己,就像每個寫過論文、或準備過大考試的人都曾發現,這段時間,常常會發現自己其實多才多藝,或文思泉湧,或靈感豐富,等等等,相形之下正經事顯得非常庸俗與不重要。

真是扯太遠了;不過也的確是我在走往那個地方的15分鐘路途上東想西想的。可見得多不甘心與多不情願啊。

星期六, 3月 14, 2009

春雷,夜打風

約莫一個禮拜前,離開辦公室的晚上,難得下著雨,毛毛小小,不礙事但淋久終究濕身那種。慢吞吞從大包包裡掏啊掏的,終於把傘給挖出來。撐著走著。那陣子一些事情不是很順利,雖然已經慢慢有把隱藏臉色這件事學起來,情緒終究不會騙人。或者也不想騙。

人長得矮,又習慣走路低頭看地板,傘面遮著視線所及的大部分範圍;傘布紅通通橫豎著橘與綠格子線,不怎麼透光,隔著傘面,只感覺到天空灰灰低低的。

像被特大照相機的大鏡頭直直注視,閃光燈般兩三道白光,罩天罩地又輕輕悄悄,眨眨眼睛急急閃了閃。還來不及回過神,轟隆隆雷震地震天直直劈下。

是人人身上都配備有類似手機這樣足以讓雷劈死自己的危險物,還是沒沒無名nobody被雷給一刀砍死終於成了新聞意義上的新聞?總之這幾年被雷給霹死的消息聽特別多。想著想著不免有點毛,但剛好走在前不著村後不著店的馬路上,刻意找個目標屋簷跑去也未免太遜。

於是就算了。撐著傘,安安靜靜踏步走路,任隔著傘外的白光閃啊閃,或氣勢驚人的雷電劈啊劈。彷彿雷與閃電是金鐘罩,牢牢實實隔在我與世界的大大漆黑之間,非常令人安心。

春雷吧。今年頭次聽到的雷聲;媽媽說過叫春雷。不過還跟著打風呢,傘隻直硬直硬身軀搖啊搖的。

一個多禮拜後。中午吃飯聽人說了才記起今個是黑色星期五。這是國外的玩意兒,13號星期五是小時候晚上11點恐怖片連續劇的名稱。中午三月大太陽,受詛咒的日子這樣熱實在很鳥。晚上約了整理頭髮,急急離開辦公室,溫度果然如氣象局警告多日那樣直直降還飄雨,不過怎麼回事風好大,即便被風凹折仍能反折回來的傘骨,行走一分鐘後啪地斷掉,但不礙事,雖有些扭曲可傘面還維持住撐開的圓形。我也學乖,默默隨風勢調整位置,減少傘受風阻力。我是個不喜歡買傘的人,尤其折傘,因為好的太貴不好的像消耗品只比衛生紙用的時間長一些;上個月才斷過一把,再斷大概又要很久包包裡才會再出現。

兩分鐘後。啪啪。傘被吹到既不成形也收不起來。放棄。疾風颳吹空檔,收起傘,一路淋雨。途中經過垃圾桶,想檢視軍力折損程度,傘撐是撐開了,傘面成了醜醜八八不規則四邊形。瞧見垃圾桶裡已有兩三把顯然剛被丟進來的傘更燃起我的決心。

這是我第一次加入城市眾多傳聞之中、直接把傘丟進垃圾桶的行列。

再也不買折傘。

星期六, 3月 07, 2009

還有24天(三)

這樣算下來,我的「日常跑步史」其實頗長。不過說老實話,至今為止,跑步從來都不是我的「喜好」。

每次被問到類似「三個願望」的問題,從來都不假思索,第一要「永遠不管怎麼吃都不會胖」(這兩年開始加入「不會老」,哈),然後才是花不完的錢,很聰明,等等等。

換言之,驅使我持續維持跑步/滑步運動的,就是怕胖。跑步後的樂趣當然有,比方說精神比較好,心情舒暢,但這些都不足以成為跑步/滑步本身的理由。也所以,每次到了該跑步/滑步的時候,總會上演天人交戰戲碼,十年下來,幾乎每‧一‧次‧都‧如‧此。有時抱怨發牢騷,朋友會好心安慰「不想跑就休息一下啊,一次不跑又不會怎麼樣」。問題是我每‧次‧都‧不‧想‧跑,沒‧有‧一‧次‧想。不知道其他人如何;對我來說,十年的跑步/滑步史,是一次次不情願、一次次不甘心,所累積搭建的。

既然如此,發懶也就司空見慣。體重很理性時,就是一個禮拜兩次(在悲慘到怎麼塞東西體重還是直直落時期,「賴皮」的頻率更高)。但這次從過完年後的減肥計畫,可是扎扎實實,從一開始的天天,到現在一週至少維持五次。

因為不覺得有趣(要是碰到難看的電視節目更無奈),再加上下班後已經很累,一個多月來的減肥實踐,要忍耐不能吃得太囂張很痛苦,乖乖按計畫運動更是難熬。

如果一切依目標(沒有體重機在身邊,只能憑感覺),再24天,再17次,就可以暫時鬆一口氣。

對了。有陣子一想到跑步就噁心反胃,於是週末會去爬山。台北市郊區比較有名的山大概都爬過,效果也不錯(每次都帶著麥當勞上山,以及下山後一身臭汗跑去吃甜點蛋糕,體重還是可以維持住)。不過到後來還是選擇在家跟滑步機奮鬥,除了主要因為平日工作太忙,週末只想在家躺兩天;二者,交通方便的山沒法達到足夠運動量,必須來來回回上上下下,搞得很無聊很沒趣;運動量夠的山呢,交通又不方便,像陽明山其實不錯(七星山讓人用想的就腿軟),但光想到上山下山的舟車勞頓和費時,還是家裡的滑步機較具經濟效益與經濟理性。

隨著年歲,想法還是會有點改變。現在運動的驅力,其組成比例,「怕胖」雖然還是很高,卻已逐漸下降,「怕老」則逐漸上升。人到80歲還是可以減肥(硬是要的話);但即便只有50歲,也無法立刻看起來少10歲(做美容那種不算囉)~

還有24天(二)

雖然國小五年級,體育老師想極力說服爸媽讓我加入排球隊(也當然,爸媽是不可能點頭的),不過我覺得那是因為身高的關係(要跟看到這邊有點想昏倒或滑倒的解釋一下:我大概從國小五年級開始,就有156左右的身高喔------然後一直維持至今> <")。從來都是運動細胞很差的人,體育(還有美術)分數永遠是成績單上最不合群的;讀的高中向來有班際大隊接力比賽、班際籃球比賽、班際排球比賽的傳統,換言之,從那所高中畢業、卻沒有跑過大隊接力、不會打排球、不會打籃球的,非常非常之少。而我正是那少之又少中的一個。沒辦法,每學期開始,體育老師會先安排一些測試活動,比方百米跑步測驗、投籃測驗、排球發球與「運球」(就是用側腕擊打排球不讓掉落,專有名詞叫啥來著?)測驗,啊我都是測驗結果倒數的那幾個。

所以我的人生到目前為止的所有運動,都是自己去弄來的。背後的動力,就是怕胖。

高中沒資格和同學跑大隊接力,倒也沒氣餒,想說雖然跑不快,耐力應該不輸人。於是自願報名個人三千公尺。除了記得小時練書法書法老師說「比賽時能力水準會降低至少百分之20,所以如果想要拿100分,平常一定要練到120分」,因此是以5000公尺為練習目標,以及有次在家裡附近碰到一個40歲上下的大叔主動靠過來簡單教我呼吸方式,以及如何增加跑步距離外,其他都是自己胡搞瞎練。因為其實那時也想的很單純,覺得就是跑步而已,只要想辦法跑久一點、跑快一點,最重要的是撐下去,就好了。而且呢,「一直跑一直跑,一定可以瘦下來」。

就這樣,每天多帶一套衣服,提早一個小時到校,一個人在操場一圈又一圈地跑著,除非颱風,否則不論晴雨(醬我才想起來,好像連過年年假都還是有去學校練習,還因此碰到校長帶頭清理颱風後滿校園亂倒的樹木枝幹)。

當時到底有沒有瘦?完全沒有印象,所以應該沒有吧(一定是住家裡吃太好)。不過呢,我可是拿到當屆3000公尺的第四還是第五名吧,而且還贏過一個校隊的?因為怕什麼名次都沒有而落得一場空、硬是努力超過那個校隊女生的非如此不可、以及伴隨的身體痛苦感受(比賽接近尾聲、有點跑到快掛了,要再衝刺不容易),還有那個女生在比賽結束後很生氣、斜眼瞪我的睥睨表情(大概覺得沒面子吧),到現在都記得很清楚(「我可是扎扎實實練習好久,而你是臨時上場耶~」那時年紀小不懂事,只單純想那個女生這樣說,不過幸好因為怕挨揍而沒有勇氣開口)。

拿了名次,對班上是有貢獻的,因為班級成績可以加分。老師同學到底有沒有替我高興?也是一點印象都沒有,但卻很清楚記得,比賽後,才知道老師同學在事前都很不看好:「完全沒有想到你會得名耶」。年輕傻歸傻,想很少真是一大優點。對於周遭人的看法,我沒有什麼感覺,對於得名,也沒有太高興?與其說因為完成一件事而有什麼興奮,不如說因為沒有「落失」一件事而放心鬆了一口氣。大概就是台語說的「憨膽」吧。

也因為這樣,開始了跑步的習慣。最初是大聯考完,整個人胖的不像話;雖然考得不理想,爸媽還是基於鼓勵要給禮物,我只說要一台跑步機。那年的三個月暑假,就在每天「跑步、吃飯、睡覺」中渡過(吃飯能佔的時間有限;剩下的其他時間,不是因為跑很久而用掉,而是睡很多睡很沈,無時無刻不想睡)。

進到大學,校園內有個視野開闊的400公尺操場。一年後,因為實在忍受不了上上下下的體重,而又開始跑步。每週兩次,每次16圈,除非天上出現大閃電怕被雷擊,否則基本上很規律地持續跑著,因為下雨而跑得分不清汗水雨水的事常有。即便寫論文那一年,「出門跑步」是那段人生錯亂期中,最規律的活動。

畢業後回台北住,再沒有像過去那樣優質的戶外空間,而買了台跑步機;為撿便宜,也以為比較能達到運動效率,還買現在已經沒有生產的非電動那種。跑了大概兩年(?),跑步機皮帶不斷外移到沒法調整的程度,也考量膝蓋,才買了現在的滑步機。不過回爸媽家,不時還是會到附近的操場跑步。

還有24天(一)

「還有24天,還有17次。」

同樣凌晨自沙發中的一夜昏迷清醒,按了半小時遙控器電視轉來轉去,逐漸恢復神智,起身嘩啦啦洗頭洗澡,這樣對自己說。

已經很久沒有這麼認真實行減肥計畫。雖然一直很在意身形,也幾乎沒有說很~~~~~瘦,不過大學以後就很少真正怎麼個胖,有時生活幸福安逸不免圓些,但隨即又會因為出現悲慘事件(大考啦、大報告、寫不完的工作計畫、接不完的電話、疲於應付基本上整間公司誰都覺得有權利可以對我指著鼻子罵......)而讓體重直直落。

這回不一樣。每隔兩個禮拜左右的"check point",指針基本上只是不斷往右移。四個月過去,再也受不了。停損點到了,誠實的時刻也到了。

說不惶恐是騙人的。記憶中的絕望感受不免或多或少復甦,也擔心自己其實中了傳說中的30歲詛咒。這是一個非常聰明、俐落幹練、充滿正義感如女俠(時不時會聽說有桃花,哈)、我知道自己會走上同樣路子機率不大但仍舊非常崇拜的女性友人跟我說的。「女生啊,大概在28歲上下啊,體重會突然很容易上升且很難下降,30歲以後更像直線,極易以斜率極大的角度一飛沖天(這句是我加油添醋,不過描述起來大概就是這個意思)」。我大概是在25歲多一些聽到這話的;28歲左右,有時會突然清醒,想說要小心留意些;但因為體重大致維持,所以緊張只是偶爾,克制都是一下下。在食物上,我的腦袋線連接狀態甚弱,雖然不致放肆,但多數時候吃得都挺開心的。事後會有些罪惡啦,嘴巴嘟嘟唸唸兩句,不過一看到食物,神經線又會天塌下來也不管地斷掉。

極不虔誠的假贖罪日子持續四、五年,和身體雖然不是永久邦交國,偶爾丟丟石頭,但基本上相安無事。也因此以為自己大概已經躲過可怕的30歲詛咒。

豈料,噹啷,冰狗,中獎!

過完年,開始很認真執行已經很久沒有這樣認真的減肥計畫。不過話說回來,畢竟也活了超過30個年頭,理智與冷靜多多少少還是有加減長一些,而不會衝動用很激烈手段。吃還是照吃,只是節制的頻率提高,放肆囂張的頻率降低,然後很認真踩我的滑步機。

關於減肥與身體,我有一籮筐不知道會不會被當成廢話但的的確確是真心話的大冒險可以說說玩玩;不在學術脈絡下,更自由自在。不過這邊只先提運動。

星期日, 3月 01, 2009

山東 / 韓國館(?):「富得好」與「大韓門」

每次去麵店,通常都點酸辣麵或大滷麵,以其多非肉類配料(不太吃肉如我,可以希哩蘇嚕吃得好過癮,不必忙著挑掉或掛慮不想下肚的肉類)、湯水又因為勾欠而嚐來清爽(跟健康無關,純粹不喜歡肉類清湯入喉的油膩感)。

吃多了不免發現,在台灣,這類麵食館,常常有「山東與韓國交融」的現象。我對這不懂也沒有研究,以下純粹個人觀察與隨便亂講。

因為地理因素,在中國大陸山東省有不少韓國人,這我知道;但台灣這邊又有什麼源由呢?我只觀察到這類「魯韓交融」的店,其大滷、酸辣等麵食一來常用海鮮為料;二者多一碗碗現煮(說「現炒」可能更適宜,因為是以先爆炒後加高湯或清水煮成帶湯澆料),和台式(或川式?)一大鍋湯料先熬好,待客人上門再煮麵擱碗裡撈幾大匙倒上不同;三者,菜單上還常見海鮮煎餅、石鍋拌飯、辣湯飯等吃食。可你說它是兼賣山東麵食的韓館子嘛,又不大對,以其如前述數項名字如韓式吃食的品項,做得味道又跟純粹韓館子不同。

從中和過秀朗橋下到新店,右轉中正路,看到7-11後再約莫兩、三家店鋪,就有這麼一間神奇館子。最早因為在附近上班,被同事帶來吃;雖然離開好久,近來每週末仍勤奮報到。

這間「富得好」店,外觀不甚起眼,內部也不怎麼樣,桌椅很多但人數真是不多,常常很替老闆擔心。第一次上門,除了驚訝「海鮮煮的大滷麵」,印象更深刻是非常大的份量。不過也只有第一次被嚇到,後來每次連湯都喝得精光。


料多,勾欠清爽且帶絲絲蛋花


這次邊吃還邊默記:不算爆香的洋蔥,共有高麗菜、青江菜、豆芽三種菜類,及花枝、蝦仁、魚片、蛤蜊四種海鮮料


紅茶每位客人一進門就奉上,海帶小菜(我也吃過芹菜干絲)則好像定食以外的都會附贈


麵條是略帶捲曲的拉麵,不是彈牙到會害怕自己吃的是否來自什麼高科技產物,但口感卻非常好,不太軟也不過生硬,而且就算慢慢吃到最後也不會糊掉

每次這100元一碗公的大滷麵送上來,每次都心想「我一定吃不完」,然後慢慢先吃很多很多的青菜,中間搭配也是很不少的海鮮料,偶爾吃口麵喝口湯,邊玩邊吃,從來沒有因擔心麵糊掉而必須趕快吃完的匆促與壓力。啊當然每次最後也都證明自己「果然很厲害」。

那天並點了海鮮煎餅與炒高麗菜。還另吃過炒空心菜,覺得老闆最了不起,在於大蒜切成小粒爆香,滿滿散落菜葉間,但香氣有,吃完後卻不會數小時嘴裡留有久久陰魂不散的可怕味道。60元一盤,按坊間價,份量也是不少。

那天吃的高麗菜,蒜香中帶菜的甜味;湯汁夾水夾油,適口舒服。

海鮮煎餅送上來,不改豪氣,130元,好大一盤。


老闆除了切片,還一層層疊著,好看又好夾


很滿足誠意很夠的份量


橫切面照;小小白白長方形是花枝


隨餅附上多醋少許醬油及芝麻的沾醬(只顧吃,忘記有沒有辣椒了)

海鮮煎餅一貫店裡「豪氣份量,細膩手法」風格。除了有許多蝦仁與花枝,餅體中均勻又滿滿夾雜切細絲的紅蘿蔔與韭菜(吃完嘴裡同樣味道不會太重喔,真厲害不知道老闆怎麼辦到的),有用油用鑊的煎火香氣,餅本身卻意外偏柔軟清爽,一點都沒有通常吃完這類餅會在舌下留有的油味膩味,表層焦黑黃的部分完全沒有苦澀味。如果打說明,蔥油餅用略重油煎的通常偏膩偏硬,用輕油烙的略乾偏軟;這家的海鮮煎餅口感大概介於上述二者之間,而且剛剛好,不太硬、不太軟、不太濕、也不太乾,總之就是「很好吃的東西」就是了。

大概30分鐘不到,全部解決。


完食!

這家店我還吃過蛋超多超香的天津飯(本人特愛吃蛋 ^^),以及油潤滑嫩卻不膩口的炸雞(好像叫乾烹雞吧?)。其實好幾次想點炒菜配白飯,但都思忖怕吃不完而作罷。

這間店用料算中間偏上面一點點點,但因為老闆炒功了得,B咖的食材經老闆在廚房一點都不匆忙但動作很快地料理,上桌時已經快有A咖水準了。小菜與紅茶就普通,不過至少我吃了這麼多年,肚子從來沒壞事。

今年過完年,大概老闆也覺得店鋪應該刷刷臉,我自己觀察,店裡燈管似乎換新也增多,整間店亮了不少,牆上也多了些之前沒見過的畫。至少有誠意了。

喔,對,還沒說「韓國山東館」。這種就是反過來,感覺應該是韓國館子,連烤肉都有,但卻有「炒碼麵」這類和山東大滷頗像似的吃食,只是味道上比較像韓國口味。不過有時候混雜血統中誰多些誰少些對顧客來說基本上沒影響,食物味道與老闆誠信才是重點。再前些天吃師大夜市的大韓門,先點了各120元的牛肉辣湯泡飯與蔬菜拌飯,味道可以,份量也可以,附送的小菜也可以,但基本上就是「可以」,不會讓人有驚豔、或覺得「下次非再來不可」的衝動。尤其最後加點「沙拉棒」,菜單的確標120元,但送上來「8根中指體積的小黃瓜,8根食指體積的胡蘿蔔,6根無名指體積的西洋芹菜莖,四片直徑約掌心寬度、拼起來成兩個中間有洞像甜甜圈的罐頭鳳梨,一小疊美乃滋類的沾醬,及一小杯讓客人自己舀的紅色似甜麵醬醬料」。降120?我傻眼了很久,雖然蔬菜棒還算新鮮,但這樣50元我就很反感,還120?本來我一直想,以其他吃食和老闆殷勤態度來看,說不定老闆是依人數與點菜量,怕吃不完而體貼地自動調整蔬菜棒份量,「所以會少收一點錢吧」。

結帳時,答案揭曉,蔬菜棒的確有便宜一些:100元!當場發誓,一定公告天下,而且再不上門。

置物櫃、海尼根,還要把它鎖起來

新店家樂福某處面向某層手扶梯的置物櫃,被海尼根包下做廣告,怕有一、兩年。第一次見面就非常喜歡,不過一直到這陣子才剛好有機會用相機拍下。

置物櫃面對手扶梯呈L型;當顧客緩緩從手扶梯往下移時,眼前先是一片綠,然後才慢慢看清楚前方綠綠的究竟是啥玩意兒


隨著一步步往下,逐漸看到右手邊也有一塊


從照片看可能不清楚,但每三個一組酒瓶的圓圓瓶身,都環環繞了兩、三圈以捆酒瓶來說實在太粗的鐵鍊。


酒量不錯但是不喜歡喝啤酒的姑娘我,因為這個裝置廣告,對海尼根稍稍有些好感。

東客的鄉村麵包



其實這在東客麵包店是買不到的。

會發現這個樸實大傢伙,是有次出於逛麵包店習慣、在新光三越信義店A4地下層東客專賣三明治的攤子「仔細閒逛」時發現的。初初印象,一來有大大厚實模樣,二者和東客麵包店產品的價格相較,它實在比較便宜;至於為什麼,到現在還沒想通。

在經歷去年原物料高漲、麵包店倒得很厲害的時期,本來很喜愛的東客與Johon,常常引人傷心:許多原本又大又實的麵包,瞬間縮得厲害,配上本來不算太貴的定價也同時飛漲,而且向顧客說明飛漲的理由實在太「路人皆知」(原本好端端安安靜靜,卻刻意強調某種麵包食材「哪裡哪裡好」)。身為粉絲如我,與其說是為了抵制麵包店的不合理定價,更確切,是和麵包店相互的信任與喜愛遭受打擊,被傷了心。

對東客的認識從台北站前店開始,那時最著迷它的小法國麵包,圓圓20塊一球(現在好像30吧?),表皮酥韌內裡柔軟紮實。後來漸漸發現不同分店的東客,經營也不太一樣。比方說我最喜歡南西店的東客,除了到晚上八點都還有不少麵包販賣,而且種類較多,試吃也大方;同樣時間到台北站前,只會看到零零星星數樣躺在上墊玻璃紙的幾個麵包,以及通常懶懶散散顧聊天的店員。後來如何迷上Johon,又如何經歷上述的打擊,留待後話。

總之呢,這個在東客三明治攤子才有的鄉村麵包,個人相當推薦。除了價格經濟實惠,而且清爽健康,非常飽足,口感偏柔軟卻有良好韌度。上週上門,買到的是前一天的,我猜有再烘烤過吧,不過以隔出爐將近24小時的麵包而論,只有加分沒有扣分。同樣50元,富利得利的工藝麵包口感過乾鬆,吃完會有空虛感;但東客這款鄉村麵包又軟又韌食,下肚後很滿足,雖然同為偏鹹味的麵包,但含鹽量顯然比前者少多了。

超好吃營養三明治

上星期某天的下午茶是營養三明治。

一者怕胖二者不喜麵包過於油膩,向來對營養三明治、日式咖哩麵包等興趣缺缺。這天點心送來時肚子一點都不餓,擱在旁邊想說掙扎一下,不料同事們頻頻稱讚。將近七點,肚子總算空了一些,拿去微波爐慢慢加熱至略略燙口但不能一口氣直接吞下的熱度。起初只輕輕咬一口,然後就狼吞虎嚥起來,體會到什麼叫「好吃到連舌頭都想吞下」。媽啊,這營養三明治真優,麵包咬來絲毫沒有油脂泛溢,內餡清爽又有味,每樣個性鮮明卻又融為一體。最特別有滷蛋切塊與應該是嫩煎荷包蛋絞碎約莫0.5公分見方的碎蛋塊,滷蛋的醬油味及略帶Q韌口感,與小碎蛋塊的鹽味及軟滑,分得清清楚楚又相互搭配得宜。

為了知道「這個食物是什麼味道」,寧願對滿腹、健康與身材等讓步,覺得自己有進步!

KUSO ART

在華山的奔牛節,超有牛奶fju的豐力富奶粉廣告裝置


一樣是奔牛在華山時,很多人喜歡的牛肉麵牛。雖然個人覺得有點殘忍(像傳統菜市場,雞販宰雞販售切剁處理好雞塊的台子,正正在塞滿活雞的雞籠上),不過效果真不錯。多數人應該是莞爾一笑吧。


照片中人與我無關。不過這位怕是高中生或剛上大學的老兄實在有點白目,和同伴輪流照相無妨,卻硬卡住這個位置有夠久;當天稍晚有事,只得將他入鏡;能夠按耐想巴兩下的情緒,連上前說兩句都沒有,本姑娘修養實在有長足進步。順帶一提,畫面中的麵條,是軟的喔;部分蔥花不知道本就如此設計還是被玩壞了,觀者可以自行移動。


當代藝術館忘記是「小碎花步」還是「X放肆代」的展覽。此圖為整附作品共十數張之一,主題內容是講國術拳法之類。不過因為我是武功的門外漢,完全無從判斷畫者此作究竟任認真真或者存心搞笑。


底下兩幅是當代藝術館忘記的「X放肆代」展覽。沒有慧根如我,只覺照片中公仔可愛,但至今仍沒參透把這些矮胖娃娃關在騰空嵌牆壓克力箱子的用意為何。



AUDI的汽車廣告。包住整棟建築物外窗。除了蜥蜴是四隻腳、轎車也是四個輪子,其他關連?不過那隻蜥蜴實在很讚,忍不住再放一張照片。

富利得利的工藝麵包與FLVOR FIELD的BISCUIT

上週三晚上的課,異常想睡,沒辦法,只好拿出色筆在筆記本上塗鴉起來;為了給老師捧場,每畫一陣子還要抬起臉,對老師點點頭。其實我都有在聽啦,但是該做的樣子還是要做足。


BISCUIT的杏仁粒其實是奶白色,但本人功力有限,工具有限...

富利得利的麵包大概十年前就在天母吃過。那時還住新竹,每回來台北玩耍,尤其到天母,簡直向朝拜聖地般激動,到處吃蛋糕和麵包,也每每扛回好幾袋打算放冷凍庫的戰果。後來知識稍稍多了一些些,加上搬來台北,對天母的崇拜再沒那麼高,卻很難忘記那時劉姥姥進大觀園的老實與興奮。

現在開在公館的富利得利不知是否如馬可波羅,特意想搞特色店,所以整間店以貝果(begal)為主,及一些簡單的"歐式麵包"(薰衣草、雜糧)等。近來似乎也想將德國香腸推成主力。

理想和市場幾乎是每個做生意都必須修的課題。如果沒記錯,公館這間剛開幕時,擺出來的產品更「不市場」,很和我的胃口倒是。為了表達敬意(非常真誠!!),刻意在結帳時向老闆娘搭話,除了確認這家的確是小朋友時代曾經遇過的店,也向老闆娘加油打氣,「要撐下去啊~」

至今開了約末10個月(?),店裡生意不惡,但一來價格其實略低於市場行情,二者比較像"歐式麵包"的(就我而言),只剩下工藝麵包。有達到老闆預定的目標嗎?不清楚,我想老闆也不會跟我說。

其實我很少吃店裡的猶太甜甜圈,身為貝果,其太過鬆軟適口。還比較常吃工藝麵包,不過總覺其「新鮮」的分數大大高過此類麵包該有的韌度、口感、重量與厚實度等;尤其我常常晚上八點上門,買到的麵包表層已乾得厲害,內部的濕度也不是太好。我不是專家,所以只能胡說八道亂猜:為了讓更多大眾接受,富利得利老闆因此在價格、原料用量、口感等,都往較「輕與軟」的光譜偏去。健康是健康,但吃來總有些失落。工藝麵包應該是店裡最紮實的傢伙了,但每吃完四分之一總感到飢餓異常,要是二分之一下肚,勉勉強強能撐三、四小時。不過公平地說,富利得利已經表現差強人意;新竹頗有名氣的「柑仔店」所產麵包,至少在我離開新竹約莫四年前,好吃是好吃,用料應該也還可以(不能打壞、更為了宣傳作為主力的各式有機食品),但更偏油、軟,更像「假歐式麵包」。

FLAVOR FIELD是天使主管請的。我平常很少吃這個,無從比較,只知道應該是很硬的。單單就下肚的四片來說,沒預期硬與實,但「硬脆度」卻很不錯,有可能偏濃重口味的巧克力(還是可可?)與杏仁粒走清爽路線,很春天,新鮮清淡卻好吃易入口,我大概30~40秒解決一片吧。嗯嗯,「樂活與都會」的餅乾。會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