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期六, 3月 07, 2009

還有24天(三)

這樣算下來,我的「日常跑步史」其實頗長。不過說老實話,至今為止,跑步從來都不是我的「喜好」。

每次被問到類似「三個願望」的問題,從來都不假思索,第一要「永遠不管怎麼吃都不會胖」(這兩年開始加入「不會老」,哈),然後才是花不完的錢,很聰明,等等等。

換言之,驅使我持續維持跑步/滑步運動的,就是怕胖。跑步後的樂趣當然有,比方說精神比較好,心情舒暢,但這些都不足以成為跑步/滑步本身的理由。也所以,每次到了該跑步/滑步的時候,總會上演天人交戰戲碼,十年下來,幾乎每‧一‧次‧都‧如‧此。有時抱怨發牢騷,朋友會好心安慰「不想跑就休息一下啊,一次不跑又不會怎麼樣」。問題是我每‧次‧都‧不‧想‧跑,沒‧有‧一‧次‧想。不知道其他人如何;對我來說,十年的跑步/滑步史,是一次次不情願、一次次不甘心,所累積搭建的。

既然如此,發懶也就司空見慣。體重很理性時,就是一個禮拜兩次(在悲慘到怎麼塞東西體重還是直直落時期,「賴皮」的頻率更高)。但這次從過完年後的減肥計畫,可是扎扎實實,從一開始的天天,到現在一週至少維持五次。

因為不覺得有趣(要是碰到難看的電視節目更無奈),再加上下班後已經很累,一個多月來的減肥實踐,要忍耐不能吃得太囂張很痛苦,乖乖按計畫運動更是難熬。

如果一切依目標(沒有體重機在身邊,只能憑感覺),再24天,再17次,就可以暫時鬆一口氣。

對了。有陣子一想到跑步就噁心反胃,於是週末會去爬山。台北市郊區比較有名的山大概都爬過,效果也不錯(每次都帶著麥當勞上山,以及下山後一身臭汗跑去吃甜點蛋糕,體重還是可以維持住)。不過到後來還是選擇在家跟滑步機奮鬥,除了主要因為平日工作太忙,週末只想在家躺兩天;二者,交通方便的山沒法達到足夠運動量,必須來來回回上上下下,搞得很無聊很沒趣;運動量夠的山呢,交通又不方便,像陽明山其實不錯(七星山讓人用想的就腿軟),但光想到上山下山的舟車勞頓和費時,還是家裡的滑步機較具經濟效益與經濟理性。

隨著年歲,想法還是會有點改變。現在運動的驅力,其組成比例,「怕胖」雖然還是很高,卻已逐漸下降,「怕老」則逐漸上升。人到80歲還是可以減肥(硬是要的話);但即便只有50歲,也無法立刻看起來少10歲(做美容那種不算囉)~

還有24天(二)

雖然國小五年級,體育老師想極力說服爸媽讓我加入排球隊(也當然,爸媽是不可能點頭的),不過我覺得那是因為身高的關係(要跟看到這邊有點想昏倒或滑倒的解釋一下:我大概從國小五年級開始,就有156左右的身高喔------然後一直維持至今> <")。從來都是運動細胞很差的人,體育(還有美術)分數永遠是成績單上最不合群的;讀的高中向來有班際大隊接力比賽、班際籃球比賽、班際排球比賽的傳統,換言之,從那所高中畢業、卻沒有跑過大隊接力、不會打排球、不會打籃球的,非常非常之少。而我正是那少之又少中的一個。沒辦法,每學期開始,體育老師會先安排一些測試活動,比方百米跑步測驗、投籃測驗、排球發球與「運球」(就是用側腕擊打排球不讓掉落,專有名詞叫啥來著?)測驗,啊我都是測驗結果倒數的那幾個。

所以我的人生到目前為止的所有運動,都是自己去弄來的。背後的動力,就是怕胖。

高中沒資格和同學跑大隊接力,倒也沒氣餒,想說雖然跑不快,耐力應該不輸人。於是自願報名個人三千公尺。除了記得小時練書法書法老師說「比賽時能力水準會降低至少百分之20,所以如果想要拿100分,平常一定要練到120分」,因此是以5000公尺為練習目標,以及有次在家裡附近碰到一個40歲上下的大叔主動靠過來簡單教我呼吸方式,以及如何增加跑步距離外,其他都是自己胡搞瞎練。因為其實那時也想的很單純,覺得就是跑步而已,只要想辦法跑久一點、跑快一點,最重要的是撐下去,就好了。而且呢,「一直跑一直跑,一定可以瘦下來」。

就這樣,每天多帶一套衣服,提早一個小時到校,一個人在操場一圈又一圈地跑著,除非颱風,否則不論晴雨(醬我才想起來,好像連過年年假都還是有去學校練習,還因此碰到校長帶頭清理颱風後滿校園亂倒的樹木枝幹)。

當時到底有沒有瘦?完全沒有印象,所以應該沒有吧(一定是住家裡吃太好)。不過呢,我可是拿到當屆3000公尺的第四還是第五名吧,而且還贏過一個校隊的?因為怕什麼名次都沒有而落得一場空、硬是努力超過那個校隊女生的非如此不可、以及伴隨的身體痛苦感受(比賽接近尾聲、有點跑到快掛了,要再衝刺不容易),還有那個女生在比賽結束後很生氣、斜眼瞪我的睥睨表情(大概覺得沒面子吧),到現在都記得很清楚(「我可是扎扎實實練習好久,而你是臨時上場耶~」那時年紀小不懂事,只單純想那個女生這樣說,不過幸好因為怕挨揍而沒有勇氣開口)。

拿了名次,對班上是有貢獻的,因為班級成績可以加分。老師同學到底有沒有替我高興?也是一點印象都沒有,但卻很清楚記得,比賽後,才知道老師同學在事前都很不看好:「完全沒有想到你會得名耶」。年輕傻歸傻,想很少真是一大優點。對於周遭人的看法,我沒有什麼感覺,對於得名,也沒有太高興?與其說因為完成一件事而有什麼興奮,不如說因為沒有「落失」一件事而放心鬆了一口氣。大概就是台語說的「憨膽」吧。

也因為這樣,開始了跑步的習慣。最初是大聯考完,整個人胖的不像話;雖然考得不理想,爸媽還是基於鼓勵要給禮物,我只說要一台跑步機。那年的三個月暑假,就在每天「跑步、吃飯、睡覺」中渡過(吃飯能佔的時間有限;剩下的其他時間,不是因為跑很久而用掉,而是睡很多睡很沈,無時無刻不想睡)。

進到大學,校園內有個視野開闊的400公尺操場。一年後,因為實在忍受不了上上下下的體重,而又開始跑步。每週兩次,每次16圈,除非天上出現大閃電怕被雷擊,否則基本上很規律地持續跑著,因為下雨而跑得分不清汗水雨水的事常有。即便寫論文那一年,「出門跑步」是那段人生錯亂期中,最規律的活動。

畢業後回台北住,再沒有像過去那樣優質的戶外空間,而買了台跑步機;為撿便宜,也以為比較能達到運動效率,還買現在已經沒有生產的非電動那種。跑了大概兩年(?),跑步機皮帶不斷外移到沒法調整的程度,也考量膝蓋,才買了現在的滑步機。不過回爸媽家,不時還是會到附近的操場跑步。

還有24天(一)

「還有24天,還有17次。」

同樣凌晨自沙發中的一夜昏迷清醒,按了半小時遙控器電視轉來轉去,逐漸恢復神智,起身嘩啦啦洗頭洗澡,這樣對自己說。

已經很久沒有這麼認真實行減肥計畫。雖然一直很在意身形,也幾乎沒有說很~~~~~瘦,不過大學以後就很少真正怎麼個胖,有時生活幸福安逸不免圓些,但隨即又會因為出現悲慘事件(大考啦、大報告、寫不完的工作計畫、接不完的電話、疲於應付基本上整間公司誰都覺得有權利可以對我指著鼻子罵......)而讓體重直直落。

這回不一樣。每隔兩個禮拜左右的"check point",指針基本上只是不斷往右移。四個月過去,再也受不了。停損點到了,誠實的時刻也到了。

說不惶恐是騙人的。記憶中的絕望感受不免或多或少復甦,也擔心自己其實中了傳說中的30歲詛咒。這是一個非常聰明、俐落幹練、充滿正義感如女俠(時不時會聽說有桃花,哈)、我知道自己會走上同樣路子機率不大但仍舊非常崇拜的女性友人跟我說的。「女生啊,大概在28歲上下啊,體重會突然很容易上升且很難下降,30歲以後更像直線,極易以斜率極大的角度一飛沖天(這句是我加油添醋,不過描述起來大概就是這個意思)」。我大概是在25歲多一些聽到這話的;28歲左右,有時會突然清醒,想說要小心留意些;但因為體重大致維持,所以緊張只是偶爾,克制都是一下下。在食物上,我的腦袋線連接狀態甚弱,雖然不致放肆,但多數時候吃得都挺開心的。事後會有些罪惡啦,嘴巴嘟嘟唸唸兩句,不過一看到食物,神經線又會天塌下來也不管地斷掉。

極不虔誠的假贖罪日子持續四、五年,和身體雖然不是永久邦交國,偶爾丟丟石頭,但基本上相安無事。也因此以為自己大概已經躲過可怕的30歲詛咒。

豈料,噹啷,冰狗,中獎!

過完年,開始很認真執行已經很久沒有這樣認真的減肥計畫。不過話說回來,畢竟也活了超過30個年頭,理智與冷靜多多少少還是有加減長一些,而不會衝動用很激烈手段。吃還是照吃,只是節制的頻率提高,放肆囂張的頻率降低,然後很認真踩我的滑步機。

關於減肥與身體,我有一籮筐不知道會不會被當成廢話但的的確確是真心話的大冒險可以說說玩玩;不在學術脈絡下,更自由自在。不過這邊只先提運動。